

定义
绿电直连是指风电、光伏、生物质等新能源发电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,而是通过专用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点对点供电,并可对每一度绿电进行清晰物理溯源的运作模式。其中,直连线路是指电源与电力用户直接连接的专用电力线路。按照负荷是否接入公共电网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两类。
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其定义与规则框架的文件为2025年5月发布的《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发改能源〔2025〕650号)。
系统组成
1、发电侧:集中式或分布式风光生物质电站,配套箱变、逆变器、气象采集。
2、专线网络:由发/用电方自筹建设,电压等级6kV–220kV,承担“绿电高速”角色,产权与责任边界清晰。
3、用电侧:高载能或出口型企业(钢铁、化工、电池厂、数据中心),配置双向计量、柔性负荷控制、碳排采集仪。
4、储能及调节:电池、抽水蓄能或氢储能,用于平抑风光波动、离网黑启动。
5、边缘控制:微网控制器、快切保护、安全隔离装置,实现毫秒级功率平衡与孤岛切换。
6、云端平台:绿电直连智慧管理系统,负责预测、调度、碳溯源、交易结算、运维和区块链存证,是整套体系的“数字大脑”。
离网型则完全取消与公网的电气连接,自备储能+柴油/氢燃料备用,形成“能源孤岛”
政策核心要点
1、主体准入:发、用双方可自主协商直连,豁免电力业务许可证(发电方≤30kV 侧并网)。
2、电量比例:并网型项目“以荷定源”,自发自用≥60%,余电≤20%,2030年绿电占企业用电≥35%。
3、价格机制:专线投资由发/用电方承担;可签长期PPA,余电量可参与现货或辅助服务市场。
4、安全界面:并网型整体接入公网,与电网签订备用协议,责任界面清晰。
5、碳排溯源:鼓励区块链、时间戳、坐标+发电序列号,支持出具欧盟CBAM、ISO14067级报告。
价值与意义
企业侧:度电成本下降0.15–0.30元,获得100%可追溯绿电,满足出口碳足迹、CBAM、苹果/宝马供应链审核。
电网侧:减少远距离输配投资30%,缓解消纳压力,提升新能源利用率15–20%。
社会侧:为“双碳”目标提供园区/企业级样板,推动电力系统由“网为中心”向“源荷互动”转型。
综上,绿电直连通过“专线+数字平台+市场机制”三位一体,既是一条物理层面的新能源“高速公路”,也是一张国际通行的“零碳身份证”,正成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外贸绿色竞争力的关键支点。